-
资金杠杆 铜市迎来波动,需求复苏与供应过剩角力不断
发布日期:2024-11-12 22:11 点击次数:140资金杠杆
汇通财经APP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复杂局势下,铜市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博弈。周二(10月22日)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价格上涨0.9%,达到每吨9648美元,创下了一周新高。这一涨势的背后,是市场对中国进一步刺激政策的预期和需求复苏的希望。然而,美元的强势表现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铜对全球其他货币持有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使得多空双方的对峙愈发紧张。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需求变化对全球铜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期,中国下调了多项政策利率,旨在刺激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复苏。虽然9月份的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0.4%,达到114万吨,但这并未明显缓解市场对于未来供应的担忧。花旗银行分析师指出,随着年底和2025年初更多宽松政策细节的公布,基本金属市场,尤其是铜价,可能会迎来新的支撑。
与此同时,澳新银行资深商品策略师Daniel Hynes强调,铜作为战略储备物资的重要性,使得进口量的高位需求将持续存在。这一观点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尤为关键,因为尽管全球铜市场在今年1月至8月供应过剩了53.5万吨,未来需求的恢复仍可能对价格构成重要支撑。
根据知名机构的最新月度报告,全球精炼铜市场8月份供应过剩5.4万吨,虽然相比7月份的7.3万吨有所减少,但仍处于过剩状态。从长期来看,全球供应的过剩压力依然存在,而中国的需求复苏是对抗这一趋势的重要力量。
消政策与天气因素影响市场情绪
中国近期的经济放缓数据令市场对未来的宽松政策抱有更高的期望,而这也是推动铜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另一个制约市场的关键变量是美元的强势表现。美元指数接近两个月高位,这对以美元计价的铜等有色金属产生了直接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全球其他经济体的铜采购成本造成了上行压力。
此外,菲律宾的天气情况对全球镍矿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镍矿发船装运效率大幅下降。尽管这一消息直接影响的是镍市场,但全球金属交易者对供应链中断的担忧仍在蔓延,尤其是在涉及到矿产供应的复杂局势时,这类突发事件往往会引发广泛的市场情绪波动。
技术面:沪铜与伦铜分化,价差再现
尽管伦铜价格表现强劲,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主力12月期铜合约则出现了0.3%的下跌,报每吨77200元人民币(约10840.57美元)。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与国内市场的供应情况和美元走强导致的进口盈亏变化有关。数据显示,电解铜现货沪伦比值为8.0,进口盈亏为173.29元/吨,较上一交易日的0.89元/吨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的铜精废价差也在持续收窄。据富宝有色网数据显示,10月22日的精废价差为5520元/吨,较前5日均值低110元/吨,较近三月均值低350元/吨。这一趋势反映出市场对废铜的需求有所减弱,尽管精炼铜供应相对充足,但废铜的价格回调预示着下游需求并未明显复苏。
未来展望:政策前景仍是关键
展望未来,铜市场的波动性依然高企。在中国宽松政策的持续影响下,需求预期将在年末和2025年初形成支撑。然而,供需失衡的现实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方面,全球精炼铜的产能扩展计划仍在进行中,例如加拿大Taseko Mines公司位于亚利桑那州的佛罗伦萨(Florence)铜矿项目已经完成40%,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全面投产。该项目将使全球铜供应进一步增加,年产能可达到8500万磅。
尽管如此,市场仍需保持谨慎,因为长期来看,供应过剩可能会继续压制铜价的上行空间。正如知名机构指出的那样,未来铜价的表现将更多依赖于中国需求复苏的节奏,以及全球主要经济体应对通胀和增长放缓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交易者仍需关注中国的进一步刺激政策细节以及美联储加息路径的明确指引。
谨慎应对波动,关注政策动向
整体来看,当前的铜市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方面,中国需求复苏和宽松政策预期对价格形成支撑;另一方面,全球供应过剩、美元走强等因素构成了不小的压力。在接下来的交易日中,市场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数据的发布以及中国进一步的政策走向。对于交易者来说,时刻保持警惕、根据最新的政策和供需变化调整策略,将是应对当前市场波动的关键。